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万园之园里的中国名胜—南京瞻园景点介绍

时间:2024-12-17 10:28:16



作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瞻园位于南京夫子庙,门口的“瞻园”匾额为乾隆皇帝亲笔御题,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修建的。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经两次到瞻园游览,因为实在太喜欢了,回到北京后,他以“瞻园”为蓝本,在圆明园建了“如园”。如园的意思,就是“如同瞻园”。


乾隆皇帝“克隆”的瞻园,位于长春园宫门区东侧,东、南均倚长春园外大墙。整体布局东高西低,宫门朝西,门上挂乾隆御书“如园”二字。

如园景区内除点景假山外,西侧、西北侧、东侧均有山围合。除西侧宫门外,在东北部还有平台码头和道路与外围景区相通。



当年,乾隆花费了多大的代价,才把瞻园从南京“搬”到北京的?专家说,这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乾隆皇帝就是一个非常喜欢捣鼓新鲜玩意的人,他在位期间,收藏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宝贝。园林也不例外,圆明园里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当时著名的景观。这些景观,都是乾隆皇帝相中后,命工匠“克隆”的。



如园虽名为在山水结构和园林意境上写仿瞻园,实则是乾隆皇帝融合了中国古典园林南秀北雄的造园精髓,在瞻园基础上升华和再创作而成的一座新园林山水之自然天成,建筑之素雅精巧,花木之古朴雅致,景点之瑰丽秀美,宛如天然图画,景致形胜较之瞻园有过之而无不及。



嘉庆皇帝称赞如园“圣制诗云‘一如莫不如’,盖纪实也”。他对如园更是喜爱有加,嘉庆十六年(1811),即如园建成40多年后,已有颓旧之象,为此,嘉庆皇帝对如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修。嘉庆皇帝在《重修如园记》中强调说:“如园诸胜一切如旧,非别有创造,大兴工作也。斯园前如瞻园之境,后如如园之规。”



在修缮的同时,嘉庆皇帝在如园添建了大量建筑和景观,又对一些主体建筑进行了局部改建和扩建,还将大部分景点重新命名,并且在新旧景观中甄选了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形成了“如园十景”,使如园的景观层次更为丰富,成为了圆明园里最精美的一座园中园。如园内曾有嘉庆御笔“转翠桥”和“平安径”石碑及“称松岩”、“镜香池”、“披青磴”等刻石。



2016年10月,为配合圆明园如园遗址保护、利用与展示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圆明园如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如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完整的园林布局、路网系统、御笔石刻惊艳亮相。



嘉庆御笔“称松岩”诗刻石
现正在圆明园正觉寺展出

如园遗址是迄今圆明园首座经过考古发掘的仿江南园林的建筑景群,也是近年来发掘出的保存较好的遗址。园林布局小巧精致,疏密有致,一步一景;湖池假山点缀其中;园林道路设计美观。可以说,整个如园处处都彰显着江南园林式的自然情趣与意境。



如园遗址出土了嘉庆御笔石刻、粉彩地砖、金砖、葫芦范等上千件文物。其中,在清理延清堂东侧道路时,发现《披青蹬》石刻,上面的文字为“碧萝青藓午阴凝,沿蹬寻幽缓步登。小憩方亭欣造极,披襟挹爽早秋澄”。根据文献记载,这是嘉庆帝御制诗《披青蹬》。这一发现印证了嘉庆皇帝重修如园的史实,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嘉庆重修后如园十景的存在。


如园遗址出土的粉彩瓷砖残件。其原为大殿室内的铺地砖,周围有蜂窝状小孔,出土时里面还发现了沙子。

修复过的粉彩瓷砖
现正在圆明园正觉寺展出

昔日圆明园的盛景如今已很难再现,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只能从遗址和残存的文物中去了解过去的辉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