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节是农历七月十四还是七月十五
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有些地方,尤其是华南地区,鬼节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
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祭祖
祭祖民间信仰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但祭祀活动一般在旧历七月底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某些地区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
烧包
烧包:“七月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节期,分别有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鬼节为什么不能出门
鬼节也就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传说是阴气最重的一天,在这天阎王爷会把鬼门打开,一些亡魂会回到人间,来回游荡,直到七月三十日才会关闭鬼门。
一般在当天的六点半之后就不能出门了,也就是天黑之后,老一辈的说法是以免撞到鬼,为了避免被水鬼抓去当作替身,所以在水边行走也要谨慎,最好不要走。传说这一天的子时阴气最重,会出现传说中的百鬼夜行。冥司会点着大红灯笼带着百鬼从奈何桥上经过,浩浩荡荡,十分壮观。
中元节又叫盂兰盆节,人们会做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放河灯、烧纸等等。中元节放河灯由上元节演变而来,上元节是人过得节日,中元节是鬼节,上元节放灯在陆地,中元节放灯便在河中,为逝去的亡魂祈福。
鬼节当天的注意事项也很多,晚上一般是不让出门的,即使在路上看到有人在拜神或者祭祀祭奠亲人的话,也不能踩地上都拜祭物品。不去水多的地方,开夜车时要慢慢行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