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简称“临”,浙江省台州市代管县级市,唐以后一直是台州府治,台州府在南宋时为畿辅,临海作为其治所,在各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临海话是吴语台州片的代表方言,保留较多古汉语发音、文言词语和句式。

历史变革:
临海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夏、商、周:夏、商、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时,临海属瓯地。
春秋、战国:为越人居地,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国。
秦朝:秦统一六国后,属闽中郡。
汉朝: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设县治于章安,属会稽郡。昭帝时(公元前86年-前74年)置会稽东部都尉于章安。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回浦县称章安县。
三国:吴大帝时(222年-252年),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境内临海山得名)。
吴少帝太平二年(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郡治设章安。
晋朝: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郡,章安、始丰、宁海、乐安并入临海县,属处州。开皇十一年(591年),移县治于大固山(今古城街道)。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沈法兴陷临海,称海州。武德五年(622年),改称台州。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反,遣徐绍宗攻下临海,仍称海州。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平,复称台州。武德八年(625年),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年)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上元二年(675年)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台州。光启三年(887年),升置德化军。
宋朝: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除,入宋版图,隶两浙路。
元朝:至元十四年(1227年),改台州为台州路总管府,仍设治于临海,隶江浙行省浙东道。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省。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入清版图,沿明制。康熙元年(1662年)隶浙江省绍台道。七年隶宁台温海道。十一年隶台海道。二十四年隶宁台道。雍正四年(1726年)隶宁绍台道。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辛亥革命,九月台州光复,成立军政分府,隶省军政府。
自唐至清,临海历来为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
中华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废府、州、厅制。7月,撤销台州军政分府,直属省政府。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临海,建立县人民政府。同年10月,成立台州专区,驻临海。
1950年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
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划属宁波专区。
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区,临海复属之。
1958年10月,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12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划属温州专区。
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区,临海复属之,复置三门县,原属三门县地全部划出。
1978年10月,台州专区改称台州地区,临海属之。
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海县建制,设立临海市,是台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椒江区,临海市为省辖市,由台州市代管。
临海十大旅游景点:
1、台州府城墙 AAAA

台州府城墙平面呈方形,城墙周长6287米。西、南二面沿江城墙长2370米,现存高度一般为7米,下宽9米,上宽4米。保存有四座城门、瓮城及八座马面。城墙内芯为宋代原构,按城砖规格可明确区分宋代以后的历代加修层面。由于城区地面不断淤积,宋代城墙已有2.5米沉于地表以下。
2、临海龙兴寺

龙兴寺,为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区的灵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墙内,历为台州之首寺。自唐以来,成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之重要场所。天宝时,寺僧思托,六随鉴真东渡-,讲说天台宗义,弘传天台章疏,亲制鉴真干漆夹宁坐象,被日人奉为国宝,开日本雕塑艺术之先河。
3、九台沟

九台沟风景区起于黄石坦村口,海拔1200米的跑马坪,全长5.5公里。全沟分龙珠台、揽秀台、倚壁台、窑基台、观瀑台、折佳台、承玉台、望月台、摘星台等九台,台台相连,景色各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集奇峻清幽于一地,汇峰林洞瀑于一域。
4、桃渚风景区

桃渚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由抗倭古城桃渚,天下奇观珊瑚岩,小雁荡武坑,海滨浴场等众多景观组成,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有200多个景点。宋代文天祥称其为“海上仙子国”,清代冯庚雪赞为“风景直冠东南”。景区集峰、洞、石、瀑、滩为一体,誉为“五绝” 风光。
5、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

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温州——镇海大断裂之东侧,以我国距今约9500至6500万年间形成的晚白垩世火山侵入——喷发岩系地貌为特征。地质公园主体地层为上白垩统天台群,属浙东沿海中生代晚期火山喷发带的组成部分。、
6、桃渚城

桃渚城平面基本呈方形,城池前有护城河,西南两面为一片旷野。瓮城的筑造,一是战时为守城将士提供同倭寇迂回的绝好条件;二是借此以“避煞”;三是足以遮避郊外的风尘。
7、牛头山旅游度假

牛头山旅游度假区以浙江临海牛头山水库——逆溪湖为中心,景区是一处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依托,以天台宗佛教文化为内涵,以青山绿水、奇峰怪石、溪流飞瀑、原始森林和现代游乐为特色的生态风景区。
8、台州麻姑山丹霞洞

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括苍洞所在地的福星山,再向北延伸约四华里山路处,即名为“麻姑山”,海拔357米,其山巅称“麻姑岩”,“丹霞洞”亦处其山中,“麻姑岩”、“丹霞洞”均为麻姑、王方平、蔡经等传说中的神仙所隐居、聚会之圣境。
9、临海东湖公园

浙江台州临海东湖,位于临海市区,以紧临台州古城墙东侧而得名,原为城北白云、山宫数溪汇合处。宋熙宁四年(1071),郡守钱暄开凿为湖。南北长近500米,东西宽约150米,湖分前湖和后湖,湖中有洲渚。洲上多亭阁。前湖月堤上“浣月洲”居全湖中心,后称“樵云阁”。
10、东湖谭纶画像及戚继光表功碑

东湖谭纶画像及戚继光表功碑,碑线刻谭纶坐像,篆额“前郡太守谭公画像”,额下刻题记一篇,凡142字,主要内容为歌颂谭纶“有大功于东南”以及“勒像于堂”的经过。戚继光表功碑方首,有梯形座。高2.30米,宽0.94米,厚0.0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