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月亮的变化周期(月亮阴晴圆缺的背后,隐藏了多少小知识?)

时间:2024-10-09 08:40:2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我们学习到的关于月亮的古诗词有很多

那小朋友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过月亮

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我们要知道

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唯一卫星

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万千米

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

我们看到的月光其实是

太阳照到月亮上

反射出来的光

由于月亮不停的围绕地球公转

每天所处的位置不一样

受到太阳照射的角度也不一样

我们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

所以

月亮的阴晴圆缺是

月亮围着地球公转造成的

我们的祖先

根据月亮圆缺的变化

创造了太阴历(阴历)

把月亮每一个变换周期的时间

称为一个月


可能有的小朋友会说

就是我们农历的一个月

其实不是的

公历、农历、阳历、阴历

都是不一样的

先说阳历

阳历是根据太阳周期制定的历法

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总共是365.24天

公历

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

一年分12个月

大月31天,小月30天

二月只有28天

而每四年

每年多出来的0.24天

积累起来约1天时间

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

这一年叫做闰年

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

所以公历属于阳历

阳历不一定是公历

阴历

我们上面说了

是根据月相

也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

大约是29.5天

一年12个月

12×29.5=354

所以按阴历来算的话

比阳历要少约11天

所以我们的祖先

通过进一步的总结

把阴历和阳历合在一起

也就是我们说的农历

每2~3年的时间

就会把每年阳历多出来的11天

合在一起

增加到农历的某一个月份

所以就会出现有农历中

隔2~3年就会出现两个相同的月份

也就是闰月

所以

农历其实是阴阳历

阴历为主,阳历为辅



最新推荐